第一位被绞死的纳粹战犯被希特勒视为俾斯麦第二死前被嘲讽

纳粹德国投降后,欧洲国际军事法庭在纽伦堡审判战争恶魔希特勒手下的军政要员们,其中有12位罪大恶极者被判处绞刑,除行刑前畏罪自杀的戈林和被缺席审判的鲍曼外,有10位纳粹战犯在1946年10月16日正式行刑。其中,第一位走上绞刑架的战犯,是长期担任纳粹德国外长的阿希姆·冯·里宾特洛甫。那么,里宾特洛甫都犯下过哪些罪行?

里宾特洛甫,1893年生于德国西部小城韦赛尔一个军人家庭,在梅斯和格勒诺布尔接受外语教育后,前往加拿大经商4年。一战爆发后,里宾特洛甫回国参军,因功被晋升为中尉。战争结束后,里宾特洛甫弃戎经商,在柏林从事酒类出口。1920年,里宾特洛甫迎娶德国香槟酒制造大王亨克尔之女安娜利斯,由此步入上流社会。1925年,里宾特洛甫过继给拥有贵族头衔的姨妈,从而拥有贵族姓名前缀-“冯”。

一战结束后,作为战败国的德国不仅丧失大片领土、被严格限制军备发展,并且要向协约国集团支付巨额赔偿,由此导致国际地位一落千丈,并让各阶层的民众产生深深的耻辱感。雪上加霜的是,从1929年开始的大萧条席卷欧美各国,使德国经济遭受重创,致使恶性通货膨胀呈螺旋式上升态势,数以百万计的工人失业。在这种情况下,鼓吹民粹主义的极右翼政党-纳粹党迅速崛起,而里宾特洛甫亦在1932年5月加入该党。

就党龄而论,里宾特洛甫绝对算是“晚辈”,资历远不及党首希特勒和罗姆、戈林、赫斯、戈培尔等一大批创党元老,但他在党内和政坛上崛起的速速却是相当惊人。在加入纳粹党不到1年的时间里,里宾特洛甫便成为国会议员、党卫队上校和希特勒的外交顾问,1934年又出任德国裁军事务代表驻国际联盟大使。里宾特洛甫之所以能获得快速提升,除了过人的外交才能外,还跟他善于迎奉希特勒有很大关系。

1935年6月,里宾特洛甫以无任所大使的身份前往伦敦,与英国谈判并签订英德海军协定,使德国的海军吨位可为英国的35%,从而为德国扩建海军创造条件。 同年8月,里宾特洛甫出任德国驻英国大使,任内经常越过外长牛赖特向希特勒直接报告有关情况,并参与德国重大的外交活动。1938年2月4日,牛赖特因反对希特勒的军事冒险政策而被迫辞职,里宾特洛甫随即被任命为新外长。

里宾特洛甫之所以能出任外长,除了“耀眼”的外交成就和无比忠诚外,还源于他跟希特勒理念相同、行事风格相似。作为心理战高手,里宾特洛甫熟悉欧洲各主要国家的情况及其首脑的性格,针对他们恐惧战争、痴迷和平的心理,或虚声恫吓,或甜言蜜语,总能找到使他们“心甘情愿”跟德国签订和平协议的途径,帮助纳粹政权以最小代价换回最大的利益。

例如,1939 年1月,利用英法美等列强无意陷入战争的心理,里宾特洛甫在陪同希特勒会见捷克斯洛伐克外长时威胁说,捷方必须按照德国人要求的那样解除武装、成为后者的保护国,否则便有不堪设想的后果。果然,面对德国赤裸裸的威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哈查被迫在同年3月14日飞往柏林跟希特勒会谈,并在次日签订取消捷克斯洛伐克独立的协定。

在威胁中小国家的同时,里宾特洛甫还擅长在列强之间“打楔子”,以破坏他们之间的信任关系,避免反德同盟的建立。例如,鉴于法国国内浓厚的反战情绪、军政高层的颟顸愚蠢和害怕德国的反攻会给其工业带来毁灭性打击的心理,里宾特洛甫在1938年12月亲赴巴黎游说,并成功地与法国签订所谓的友好条约。由此,英法之间嫌隙渐生,在对德问题上很难采取步调一致的行动。

二战爆发前,希特勒确定了先西后东的大战略,为避免陷入双线作战的危险局面,跟苏联签订和平协议无疑至为关键。为了实现这个目的,里宾特洛甫一方面假意跟英国谈判以破坏英法苏建立军事同盟的谈判,一方面则频频向苏联伸出“橄榄枝”,利诱后者跟德国签约。经过讨价还价,苏德两国终于在1939年8月23日签订包含秘密瓜分波兰等附加协议的“互不侵犯条约”,使德国顺利地实现避免两线作战的目标。

除了上述成就外,里宾特洛甫还在德奥合并、慕尼黑协定的签署、轴心国集团的建立等一系列重大事件都扮演着关键角色。总之,在希特勒看来,里宾特洛甫取得的外交成就超过他的预期,他的第三帝国之所以能在极短时间里便取得辉煌成就,这个商人出身的外交官居功至伟。正因如此,希特勒经常把里宾特洛甫视为“俾斯麦第二”,甚至称赞他是“比俾斯麦更伟大的外交部长”。

二战期间,里宾特洛甫的工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促使轴心国伙伴-意大利和日本按照德国的意图参战、负责指导德国的对外广播宣传。就第二项工作而论,在纳粹德国已经成为全球头号侵略国家的情况下,里宾特洛甫依然玩弄和平伎俩,在对外宣传中一再声明德国致力于世界和平,无意侵略弱小国家,更无意跟其他大国开战。不仅如此,里宾特洛甫还为希特勒屠杀犹太人的政策做辩护,实在是至极。

不过,里宾特洛甫虽然相当卖力却建树甚微,并且在对外广播宣传方面屡屡与宣传部长戈培尔发生冲突,以至于后者多次联合希特勒的首席接班人戈林、党卫队首领希姆莱等人试图把他赶下台,幸好有希特勒的阻止才未能得逞。更令里宾特洛甫倍感尴尬的是,虽然他掌管外交事务,并且经常得到希特勒的夸奖,但他始终无法挤进核心决策层,很大程度上只是扮演决策的执行者而已。

除了无法挤进核心决策层外,来自除希特勒以外纳粹德国统治集团内部的冷嘲热讽,也每每让里宾特洛甫难以忍受。例如,戈林曾多次公开称里宾特洛甫为“肮脏的小香槟酒贩子”;戈培尔则更加刻薄地说:“他的名字是用金钱买来的,钱财是通过婚姻获得的,官职是靠诈骗弄到的”;曾担任经济部长和国家银行总裁的沙赫特则把里宾特洛甫描绘成一个“愚蠢而又无能的人”。

随着德军在东西两条战线月初时,希特勒已经处在“树倒猢狲散”的窘境当中。同年4月20日,里宾特洛甫在参加完希特勒的生日庆祝活动后,愈发感觉到末日即将来临,因此在没有通知元首的情况下便悄然离开柏林。希特勒对里宾特洛甫在关键时刻抛弃自己非常愤怒,因此在他自杀前口述的政治遗嘱中,里宾特洛甫被剥夺外长职务,改由赛斯-英夸特接任。

纳粹德国投降后,里宾特洛甫被盟军逮捕,不久被移送至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作为甲级战犯被指控犯有反和平密谋罪、侵略计划与实行罪、战争罪及反人道罪。对此,里宾特洛甫以所有重要决定均由希特勒亲自做出,而他仅是忠实执行者为由,辩称自己不应当负主要罪责。与此同时,里宾特洛甫还诡称,他所从事的是外交工作而非战争本身,按照外交官拥有豁免权的原则,不应当被判刑。

对于里宾特洛甫的诡辩,法庭利用无可辩驳的事实指出,里宾特洛甫全力支持希特勒各种犯罪计划的执行,尤其是灭绝犹太人的计划。此外,法庭还指出,里宾特洛甫之所以心甘情愿为希特勒效劳到底,是因为纳粹暴君的计划、政策与他本人的观点相一致。因此,经过多轮庭审后,国际军事法庭最终在1946年10月1日认定里宾特洛甫所犯4项罪名均成立,并依法判处他绞刑。

1946年10月16日凌晨,10位纳粹战犯被执行绞刑,经过抽签,53岁的里宾特洛甫第一个走上绞刑架。就刑前,里宾特洛甫用沙哑的声音说道:“我最后的希望是德国能继续生存下去,与西方之间能够达成和解。愿世界和平!”颇具讽刺意味的是,里宾特洛甫的遗言一旦说出口,立刻在刑场上引发一片嘲笑。也难怪,一个恶贯满盈的战争犯子,居然在临死前说什么希望世界和平,谁会相信?

利德尔·哈特(英):《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上海译文出版社1978年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

+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