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讽刺乾隆最喜欢的英国少年47年后却成为战争推动者

马戈尔尼使团在1793年的访华,被誉为东西方两大文明的第一次正式接触,其结果因为“三拜九叩”的礼仪之争而不欢而散。

在分析和评价这次使团来访的情况时,人们将太多的目光聚焦在了马戈尔尼本人和乾隆等一帮高级官僚的身上,而忽视跟随马戈尔尼一同来访的12岁少年托马斯·斯当东。

这个在当时仅仅作为侍童身份跟随马戈尔尼出访的少年,是英国使团中唯一让老皇帝乾隆感到高兴的人。

在1793年9月14日的承德避暑山庄,马戈尔尼一行在此觐见了这个庞大帝国的实际统治者乾隆。与其他王宫大臣和附属国使臣的三拜九叩不同,马戈尔尼等人仅仅是上前行了屈膝礼。

乾隆虽然不高兴,但还是表现出了大国君主的风范,交给了马戈尔尼一根白色权杖作为对英国乔治国王的馈赠,同时还送给了马戈尔尼本人一根玉石节杖。

托马斯·斯当东上前向乾隆行礼,并用中国话向乾隆问好的时候,乾隆十分高兴,并且破例将自己腰间的一个黄色丝织荷包赐给了托马斯·斯当东,托马斯·斯当东非常从容的用熟练的中国话表达着对乾隆的感激之情,这让乾隆几乎差点从龙椅上高兴得失态。

乾隆断然不会想到,23年后的1816年,这名少年已经成为了英国出访大使的助理,这次他将和英国大使一起第二次出访中国。

因为1793年的先例,托马斯·斯当东强烈建议英国使团不在清朝皇帝面前行叩头礼,坚持按照1793年的先例,行屈膝礼。

这一次的托马斯·斯当东已经不是23年前的那个眼眸清澈见底的少年,而是一个在广州和澳门居住了长达12年的成年人,在这期间他几乎嗅到了这个腐朽帝国的每一个腐烂不堪的气味,因此与1793年的带着期望和诚意的谦卑心态不同,这一次英国人几乎已经看透了这个帝国。

双方固有的傲慢,自然不会让这次会面有多愉快,它比1793年时更为糟糕,这次托马斯·斯当东和英国使团连嘉庆皇帝的面都没有见到就被赶了出去。

时间又过了24年,时间来到了1840年,大英帝国已经强大到足够挑战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托马斯·斯当东也回到英国,成为了这个强大帝国的一名议员。而大清帝国除了皇帝由嘉庆变成了道光,与49年前的乾隆时期相比,几乎没有任何变化。

1840年4月7日,当林则徐在虎门强力禁烟的时候,英国下议院正在进行一场激烈的辩论,而辩论的主题就是“是否英国向中国派遣远征军”。

白热化的辩论似乎看起来难分胜负,但托马斯·斯当东的演讲却让全场肃静了下来,他声称英国的贸易并没有违反国际法,而清廷的地方官员在禁烟的同时,却在用自己的船贩运。他将清廷对英国烟贩的驱逐行为曲解成是对英国人权的不尊重,并且声称如果英国的权威在清朝被动摇,那么英国的权威在印度也会受到质疑。

托马斯·斯当东的演讲明显是一种诡辩与狡辩,但却是符合当时英国在全球殖民的利益需求的,因此当托马斯·斯当东演讲完毕后,英国下议院便以80%的通过率通过了对中国派遣远征军的决定。

这个乾隆皇帝当年最喜欢的外国少年,在乾隆的鼓励下,成为了近代以来第一个在中国连续居住超过10年的外国人,然而他却凭借对这个国家无微不至的观察,嗅到了它早已腐烂的气息,并在自己垂暮之年的时候,亲手推动了对这个古老帝国的战争,这正是历史最为讽刺的地方,你最喜欢的,往往伤你最深!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

+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